联系电话

0591-83630777

上一悦读丨《金庸传》: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的人生传奇

319
来源:上一集团

中国的脊梁,是那些本身散发着光芒的中国人。今天,我们要怀揣一颗敬畏之心,一同走进那人杰地灵的浙江海宁,去见识一位本身散发着光芒的文学宗师——金庸先生。


很多人和事,在时间的冲刷下悄然远去。然而,总有一些人名垂青史、代代不朽。

1.jpg


【序】


全新的传记,传奇的一生。 《金庸传》讲述了武侠宗师金庸的传奇一生。 本书作者深入采访,拿到一手材料,依托原始档案,讲述一代武侠宗师的家国天下,揭秘金庸小说的江湖风云。《金庸传》通过金庸家族的兴衰,突出了其童年至青年的大起大落、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。从多个细节入手,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,将金庸的日常经历同日后的小说表现联系起来,帮助读者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找寻现实生活的影子,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,认识一个真实纯粹的金庸。 “凡是有华人的地方,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。” 《金庸传》是献给金庸粉丝的一份厚礼,也是给金庸先生九十四岁的生日献礼。



【少年查良镛】


2.jpg

“海宁第一望族”的查家


1924年3月10日,浙江海宁,查良镛呱呱坠地。无忧无虑、丰衣足食的童年生活,没有腐化查良镛那颗求学之心。他驰骋书海、笑傲自得,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。而随之而来的战乱流离,也未曾动摇过他对知识的渴求。无论身处何等境况,他依然持之以恒、一心向学。

3.jpg


查良镛在求学的道路上,虽然一波三折,却也未尝后悔。他只不过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。


从小的侠义之心与狂傲之气,使得他处处碰壁,却也从心底养成了一种“侠者气质”,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
【人生转折】


查良镛曾有一个“外交官”的梦想,而“外交官”与“武侠路”的交织与分离,皆出自那个自己关注着的《大公报》。在现实的压力下,毅然放弃了外交官的梦想,转而全身心投入到武侠小说的创作中,从而成为了一代武侠巨匠。

4.jpg

随大公报来到香港


5.jpg

一手创办明报


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依碧鸳”,金庸用十四部作品将侠义小说带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:他在虚拟的江湖中思考历史、政治、人性。"


金庸在封笔之后,效法曹雪芹增删《红楼梦》,用十年时间对自己的15部武侠作品进行了精心修订,并于古稀之年仍不忘潜心求学。

6.jpg

金庸在剑桥接受荣誉博士学位 校长亲自授予

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经历不一样的风景,学习不一样的知识。从小说界“退出江湖”的金庸,并没有就此“归隐田园”,而是继续留在了文坛。不过,他有了新的身份标签——“是学生,亦是老师”。


金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求学的诚心。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尚有如此求知之心,着实令人钦佩。金庸将自身放在不同领域进行千锤百炼,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,金庸依旧在演绎传奇。

7.jpg

▲83版《射雕英雄传》


金庸小说在“转型”之路上走向荧屏,并取得了巨大成功。“金庸武侠剧”不仅成了一个独立的剧种,还逐渐走出国门,实现了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输出。这无疑是海内外众多“金庸迷”的福利。


以小说带动影视,以影视反哺小说,金庸的“书影联动”使得其名声非但没有因为封笔而衰减,反而更大了。但正所谓“树大招风”,每一个成功人士都要背负社会的争议,金庸也不例外。

8.jpg


9.jpg


金庸在面对社会争议时,淡然处之、沉着面对,以一种宽博胸襟和大将气度回应着对方的唇枪舌剑。


在晚年的金庸看来,任何争论皆是毫无意义的。只有那些原本就深藏在心的感情,才是永恒珍贵的。


那么,晚年的金庸如何拾起内心深处的感情呢,金庸为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,周旋于两岸三地之间。在香港、大陆、台湾的频繁往来,使得金庸的身份变得多重而复杂。然而,正是因为如此,金庸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联系三地的一座桥梁,他也始终在为祖国和平统一而不懈努力。金庸不是政客,只是一介文人,但他身上有着文人特有的浩然正气。他明白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道理,拥有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的胸怀,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的深厚情怀。


10.jpg

如今,金庸先生已然离我们远去了,但在我们心中却时常回响着陶渊明的那句诗:“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余情。”